问答题专题
1、描述类——多为看图归纳
(1)、某地理事物的走向(如山脉、河流、等值线等等)
(2)、自然特征的描述(如气候、地形、水文、植被、土壤、地质状况)
(3)、人文特征的描述(如农业、工业、交通、城市、人口、旅游、环境状况)
(4)、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(气候的分布、农作物的分布、人口分布、植被分布等)
(5)、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(如盐碱化过程、天气变化、风向变化等)
(6)、多个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描述
2、原因分析类
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.地势.气候.水文(河流.湖泊).植被.土壤.矿产.洋流.纬度位置.海陆位置.海陆轮廓.板块运动等来分析;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.人类各种活动.交通.工程建设.市场.政策.科技.军事(战争).宗教等方面分析.分析时应该抓住主要原因.常见的有以下:
逆温、温度变化原因、温差大小、光照强弱、降水、气压、天气、气候、温室效应、臭氧层破坏、酸雨、盐度、洋流、渔场、赤潮、地震、滑坡、泥石流、沙尘暴、水能、水土流失、荒漠化、盐碱化、地貌成因、地质构造、河流水文变化、旱涝、岩石成因、缺水原因、人口分布、人口增长、人口迁移、逆城市化
3、区位因素(区位条件)评析类(或者布局是否合理)
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;二要从对自然.社会.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.主要涉及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因素:农业、工业、城市、交通线(点)、商业中心等。分析的时候注意有利和不利的。
4、开发与环保类
一般要先答出某地区的资源状况,再答出开发这种资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样的环境问题。
5、危害、措施及治理类
如能源措施、某工业区的整治、某环境问题的措施、某大河流的治理
6、意义类
一般包括经济意义、社会意义、环境意义
7、画图类
多为画地形剖面图
8、特征问题
(1)地形(地貌)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(高原.山地.丘陵.平原.盆地.山谷或河谷.冲积扇.三角洲),地面起伏状况(坡度陡缓.相对高差),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.
(2)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(湿.热.冷.干),植被状况,土地类型(荒漠.草地.林地.耕地),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.
(3)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(高低的季节变化.年较差),降水(年降水量的多少.季节变化),四季的变化(冬夏季节的长短)等方面概括.
(4).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.水位的变化(汛期与枯水期).含沙量的多少.结冰期.河流落差.河床的宽窄.河水流速的快慢.河流长短.支流的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.
(5).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.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.农业各部门结构(所占比重).农业机械化水平.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.
(6).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.工业部门结构.工业技术水平.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.
(7).农业.工业.城市.旅游等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.
农业区位:自然因素:气候、水源、土壤、地形;社会经济因素:市场需求、交通运输、劳动力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、科技、政策
工业区位:自然因素:地形.水源等;经济因素:资源、市场、劳动力、交通、科技、政策;社会因素:个人偏好、工业惯性、国防、就业、平衡性别比例等;环境因素:大气污染、水污染、固体废弃物污染、噪声污染等。
城市区位:自然因素:气候、地形、河流(湖泊);社会经济因素:自然资源、交通、政治、军事、宗教、科教、旅游
旅游(影响旅游资源开发)区位: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;市场距离;交通位置及通达性;地区接待能力;环境承载量
(8)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(是否均匀、空间变化规律)和时间分配(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)两方面概括。
(9)如何分析一个地区(省)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:
地理位置优越;自然条件(分析气候、地形、土壤、水源)优越;工农业基础条件(好);资源条件(丰富);劳动力条件(人口众多,劳动力丰富);交通条件(便利);市场条件(广阔);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(比例多);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;旅游条件(丰富,地域组合好);其他条件(国家大型工程等)。
(10)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:
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;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;扩宽道路,专线(定线)行使;建立统一的交通指挥系统;统一培训驾驶员;减少过境车辆进入城市。
(11)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:
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;搞好环境教育,提高公众意思,加强环境管理;改善能源消费结构;加强绿化;对垃圾进行无害、再生处理。
(12)如何发展农村经济:(普通)
控制人口数量,提高人口素质;加大绿化,改善生态环境;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;调整农村产业结构,发展多种经营;加大科技投入,发展农产品加工、商品农业,提高农民收入。
(13)山区农业资源如何综合开发:(以江南丘陵为例)
走立体农业的道路;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;植树造林,保持水土;解决农村能源问题;改良红壤;搞好水利工程建设,提高防洪抗灾能力。
(14)如何综合整治(发展)一个工业区(鲁尔区、辽中南等)的经济:
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,改造传统产业,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;调整工业布局,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;发展交通,完善交通网;发展科技,提高人口素质,繁荣经济;消除污染,整治环境,美化环境;搞好区域规划,加强生态建设;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类资源。
(15).如何分析生态农业——新型农业的优势:
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,挖掘了生产潜力;调整了产业结构;发展了经济,增加了农民收入;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;提高了综合利用。
(16).分析一个地区(省)的资源优势:
土地资源——面积大小,土壤的类型、土壤肥脊,可开垦土地等;
气候资源——气候类型,气温,降水,光照;
矿产资源——煤炭,石油,天然气,铁矿,铝土矿,磷,硫等;
生物资源——农业基地,经济作物基地,林业基地,水果基地,特色农业等;
水资源——降水多少,河流,地下水,高山冰雪溶水等。
(17)、我国中部崛起的区位条件:
中部地区气候湿润,雨量充沛,名山大川多,江、河、湖、库星罗棋布,动植物资源丰富;中部地区水资源量、水库容量、耕地面积、煤炭、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突出,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;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,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;中部具有承接东西、贯通南北的区位;交通便利,长江黄金水道、多条铁路干线及国道公路从中部通过;中部地区还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。
山西省成为国家重点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:
煤炭储量丰富;有多条运煤干线与海港连通,利于能源输出;接近东部沿海的能源消费地区。
山西省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:
摸清资源的储量,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;依靠科技,强化资源加工环节,提高资源的附加值;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,减少污染,美化环境;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,大力发展煤化学工业、电力工业;调整产业结构,加大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等。
(18)首都由沿海迁往内陆的主要原因分析:
加强对广大内地的管理;促进内地的开发和经济发展;分散大城市职能;有利于国防安全。
随机阅读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地理各要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能源小专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地下水专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河流命题的几个钟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冲刺要分区域分主
- [地理备考]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工业专题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知识点]商业贸易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复习重点面面观
- [地理备考] 气候与自然带专题
- [地理备考] 简答可套“八股”答题模式
- [地理备考] 气候与自然带专题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地理各要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冲刺要分区域分主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文化小专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:夯实基础培养能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四类图像判读要领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城市小专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地下水专
- [地理备考] 地理记忆顺口溜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冲刺:“自然地理”备
- [地理备考] 地理学习十大思考方法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知识点]商业贸易
- [地理备考]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
- [地理备考] 高考地理复习十大实用方法
- [地理备考] [高考地理知识点]问答题专